君之术
2024-11-13 13:28:23
  • 0
  • 0
  • 0


君之“术” {甲辰读史之五十七}

君王为一国之君,大臣的职责是为君王服务。可以说,这两个层级在信息层面完全不对称,作为掌握更多信息的君王,如果对臣下略施权术,是很容易达到自己目的的,并且还能使臣下心悦诚服,感恩不尽。

01

《战国策 秦策二 秦武王谓甘茂》记载:“魏文侯令乐羊将,攻中山,三年而拔之,乐羊反而语功,文侯示之谤书一箧,乐羊再拜稽首曰:此非臣之功,主君之力也”。这个故事就是说,卫国魏文侯派将军乐羊攻打中山国,用了三年时间把中山国拿下,取得胜利。当他得以满满凯旋而归认为魏文侯会表彰他攻克中山国的功劳时,魏文侯将一个筐子摆在了乐羊面前,里面全是朝中大臣举报乐羊各种问题的告状信。

魏文侯为了稳定军心,对这些事情一直搁置不予处理。乐羊见后感到惊讶,不过他反应敏捷:忙说,此攻克中山国并非我的功劳,完全是君王之功啊。其实,魏文侯以此种方式对待攻克中山国有功之臣乐羊,另有原因,即:在乐羊率领魏军与中山国激战时,中山国一方为了瓦解乐羊斗志,曾经杀了他的儿子,并制成肉酱,送给乐羊,乐羊收到敌方送来的儿子肉酱,识破了敌方计谋,不仅没有上当,还把肉酱吃了,以彰显必胜信心。这一事件,本来更加激励魏国军队战胜中山国意志,但消息传回魏国后,有人对魏文侯讲,乐羊连自己儿子肉羹都吃,还有什么不敢做的。魏文侯听后对乐羊有了另外的看法,但这件事又不好直接讲,所以,采用此种方式,再不重用乐羊。

02

与魏文侯处理乐羊大将方式类似、结果相反的是,《资治通鉴 唐记二十一》记载了武则天与大臣之间这样一件事:五月,丙寅,禁天下屠杀及捕捞鱼虾。江淮旱,饥民不得采鱼虾,饿死者甚众。右拾遗张德,生男三日,私杀羊会同僚,补阙杜肃怀一骨,上表告知。明日,太后对仗,谓德曰,闻卿生男,甚喜。德拜谢,太后曰,何从得肉?德叩头服罪。太后曰,朕禁屠宰,吉凶不预。然卿自今召客,亦须择人。肃大惭,举朝欲唾其面。

这件事是说,武则天时期曾禁止屠杀以及捕捞鱼虾。其臣张德,老来得子,便偷偷的宰杀了一只羊,请同僚们吃饭庆贺。其中有一个叫杜肃的人,在张德家吃完酒宴后,将一根羊骨藏入怀中,以此为证据向武则天举报。张德知道后吓的腿软,因为违反禁令是要杀头的。结果,武则天不但没有追究张德违反禁令之罪,反而提醒他:请客吃饭要择人,像杜肃这样刚吃完人家酒宴就去举报的小人不应请。武则天的教诲使张德感动无比,同时也令杜肃颜面扫地。

03

将国君与臣子之间权术玩的出圈的国君,我认为要数宋代赵光义了,他竟然以杀人的方式弄权耍弄下属。据《宋稗类钞》记载:宋太宗赵光义即位不久,有一天,乘坐龙撵来到开封府集市中。当时,集市上有个乞丐,向一家商店的店主乞讨,引来群众围观。店主怕影响自己的生意,于是就好言相劝,让乞丐赶紧离开,可是这个乞丐见有人看热闹,开始撒泼打诨,纠缠不休,死活不走,弄得店主不知如何是好。此时,有人冲过人群,手起刀落,乞丐当场殒命,杀人者扔下凶器,扬长而去。此时,已经是日暮时分,集市上巡逻的士兵追捕了好一阵子,也没找到杀人凶手。

第二天早朝,宋太宗听到奏报,称光天化日之下,集市有人当街杀人。宋太宗大怒,于是下诏,从严搜捕,按照规定时间,必须抓捕到凶犯。负责刑狱的有司官员大为惊惧,经过一番搜查,凶犯依旧没有抓到。开封府尹及有司官员怕皇帝怪罪,就把那个倒霉催的店主抓来冒充凶犯。开封府尹向皇帝奏报,声称是店主气急败坏,挥刀杀了乞丐,如今店主已经抓捕归案。宋太宗听了汇报后,将自己的刀鞘递给开封府尹,将凶手的刀往刀鞘一插严丝合缝,这就意味着就是这把刀杀死了乞丐,开封府尹迷惑不解。

原来,这个乞丐正是太宗安排手下人杀的。因为当时宋太宗即位不久,兄终弟及而不是子承父业,天下人都议论太祖赵光胤之死与太宗赵光义有关。杀死乞丐的发生以及处理,既可转移人们议论焦点,游客给太宗本人立威,还可博得开封府商人的拥戴,可谓一石三鸟。只是,一国之君用这样的方式考验负责治安的官员何开封府尹,未免太残酷了。

04

君之“术”其上溯可至战国时期的韩国申不害变法,申不害变法的要义就是“术”。本来,无论古今,君臣之间应形成光明磊落、公正无私、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,而不应采取“术”的手段去搞那些样式繁杂的弯弯绕,所以,申不害变法以失败告终是必然的。

作者:李季平

邮箱:qsdd-2008@163.com

 
最新文章
相关阅读